《大乘起信论》摘要12
时间:2024-08-04 16:44 来源:未知 作者:清凉 点击:次
【当知世间一切境界,皆依众生无明妄心,而得住持。是故一切法,如镜中像,无体可得。唯心虚妄。以心生则种种法生,心灭则种种法灭故。】
“当知世间一切境界,皆依众生无明妄心”,这就究竟把我们捅破了,桶底捅破了。一切世间所有的境界,都是我们众生的无明妄心而已啊!
“而得住持”,有无明妄心,这个世界所有的色彩斑斓或五花八门都有,这些都不离开我们这个心而已啊!、
“是故一切法,如镜中像,无体可得,唯心虚妄”,一切都是唯心虚妄。
《楞伽经》和《楞严经》都这么讲,“以心生则种种法生,心灭则种种法灭故”。
所谓虚妄分别,好与坏,就是说你听到有一个人在那里讲闲话,你听到以后呢?你对号入座,然后就在那里思考说:他刚才完全是在讲我,你就会气得要命,气得冒烟,气得冒火,晚上失眠,明天吃不下饭,眼圈发黑,是什么原因?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,都是你自己的心生起来的嘛!
如果你观念一转,关我什么事,他爱说说去呗!然后你马上就睡着了,饭也吃得倍儿香,是不是这样,这很简单的例子。
所以说“心生则种种法生,心灭则种种法灭”。
【复次,言意识者,即此相续识。依诸凡夫取著转深,计我、我所,种种妄执,随事攀缘,分别六尘;名为意识,亦名分离识,又复说名分别事识。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。】
“复次,言意识者”,上面不是讲了意识嘛!
“即此相续识,依诸凡夫取着转深”,取着很深的缘故。我们把这三行看完啊!
这里说,“即此相续识”,就是五意识当中的相续识,依诸凡夫取着转深,执著转深了。我刚才讲的那个例子说:有人在那里讲了一句话,你把它认为是说你了,然后你越想越气,越来越深,越来越严重,怎么样呢?“计我、我所”,他侵犯了我的利益。
“种种妄执,随事攀缘,分别六尘”。随世俗种种境界的事情就来了,分别六尘的种种名,这样就叫做意识。
意识能够分别,“亦名分离识”,六识不是分开嘛!各缘各的,就叫做分离识。
“又复说名分别事识”,耳能够闻声,眼能见色,各管各的。
“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”。总而言之,都是因为爱见烦恼增长的缘故。这“见”就是深刻坚固的认识,无论是邪见也好,正见也好啊!那么正见当然能够转变这样的一些观念,这个地方指的是颠倒邪执。
那么总结说,我们为什么有这样的一个境界啊!山河大地种种情形,都是我们虚妄分别心所认识所认知的。
好,那么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?“不觉”当中的三细六粗相,说它们的同相和异相是如何?心生灭这个因缘又是如何?心生灭因缘,必须有内心和外境和合,而产生虚妄的认识才会起颠倒,所以叫做什么呢?心住持在这虚妄分别的境上,才会有生灭的因缘。
我们先看到这里,然后接下来是另外一段,是讲熏习,如何熏习。
到此第六讲完毕!
《大乘起信论》,我们上一段时间看到前面的“立义分”和“解释分”。
“解释分”当中‘显示正义’这个部分前面的心真如门已经看完了,我们的心生灭门还没有完。心生灭门分成三点:心生灭、生灭心因缘和心生灭相。我们看到第二种生灭心因缘,“藏心为依诸识生起”,那段看完了。
我们现在接下来是“无明为依之染心还灭”这地方,书是八十二页。好,前面这个地方还是讲到心生灭因缘,它是以藏心为依诸识生起的一个状况。
那么下面是无明为依的染心,有三种相应和三种不相应,是什么样一种概念,这个怎么去理解它呢?我们的心本来是自性清净,心清净可是它有无明。
这无明有粗有细,粗的比较明显的,一般的凡夫众生他能够感觉到的,这叫“相应”。有异,心王跟心所有差别,很明显的这叫做相应。
那么这无明很细,跟真如浑然一体,认识不清了,无法去了别它,这样叫做“不相应”。这个跟我们一般的理解不太一样啊!有的相应有的不相应,所以说相应染和不相应染。
那么怎么叫“还灭”呢?因为心本来清净而有无明,无始无明在那里作用,使众生起种种识而流浪生死,所以有染心生起。
那么到什么位置才能够灭掉这个染心呢?所以叫作“还灭”。灭染心,什么人能够灭什么样的烦恼,是这个意思啊!
那么众生本来这个心性是恒常无念无相的,可是在无明的作用之下,上面不是有说水这个比喻呀!有风它就起种种波浪,变成种种相,就有种种识相的显现。
那么这样呢?心不与法界相应,你就不能与一真法界真如相应,所以才起无明嘛!心不与法界相应,所以起妄念,有无始的妄念任运生起,有这样的生起。
他不是说无缘无故的,突然间清净心怎么会生起无明烦恼呢?无始以来这个妄念跟真如是一起和合的,上面不是说生灭与不生灭和合啊,染净和合啊,是这样。那么既然和合,现在真如不能起作用是因为有无明在那里,妄染才有这样的一个情形。所以我们通常说,因为有无明才有烦恼。
那么在唯识学里面,这个烦恼有种种名称,如根本烦恼、随烦恼、小随烦恼、中随烦恼和大随烦恼。那么比较明显的你能认识,像贪瞋痴,它隐藏得比较深也很难断。如贪心自然而然的生起来,我们都不知不觉地有这么一种贪心,那就叫做不相应。
随烦恼比较明显,比如说小随烦恼:忿、恨、恼、覆、害、嫉、悭、无惭、无愧、昏沉、掉举、懈怠、放逸等,这是比较明显能看得见的烦恼。那么起烦恼不是所有的烦恼一下子都生起来,也不会那样。
今天诵经的时候,有位师父跟我开玩笑,他说你老人家没烦恼,我说我怎么没烦恼,你才没烦恼呢!
他说我烦恼最近把它藏起来。
哦,我说你烦恼还能藏起来,我的烦恼藏还藏不住呢。
那么有时候藏起来叫做什么呢?潜在,潜伏,没有起来。我们烦恼有时候起来,比如说贪心起来的时候,瞋心不一定起来,你搞不好瞋心就会起来。
有一块西瓜很甜很好吃,这个时候与贪心相应。你就想说再来一块,来一块是烂的,然后马上瞋心就起来,这个时候瞋心很明显就起来了。再好吃,你在吃的时候它跟贪心相应,瞋心没在那儿。那么这个时候你再吃西瓜,他也无所谓什么慢心、痴心,也不是很明显,这些心有起有没起,也不是很明显。
烦恼与心相应,有时候现起,有时候不现起。没现起这个还没断,只是潜在那里,唯识叫没有现行,它还没现行而已。我们看到有人会这样作怪那样作怪,他遇到一定的时间和空间,他要作怪,为什么要作怪?他有这个意识潜在那里,遇到这样的机会来了,他就会怎么样呢?那个烦恼就起来了。
有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,他都不起这样的烦恼,他就是伏藏得比较深。有一些人比较明显,一旦有机会他就起来,这叫什么呢?烦恼就现行。
没有起来的烦恼,在唯识里面叫做什么呢?叫随眠,随眠好像睡觉眠在那里,这个就比较难发现。
有时候有相反的一些相它不能同时存在,如贪跟瞋它就不能同时存在,有这种情形的。
二乘人他能够断粗重乃至随眠烦恼,那么还有一种烦恼叫做习气。习气,我们常常说习气难断,俗话说“江山易改,秉性难移”。我们常说习气毛病,真的是不容易改。但是这种习气,它不妨碍二乘人的解脱,即使有习气在那里也没有关系。
经里面还这么讲,阿罗汉他证得四果了,能够升座为人讲法,他一升起座来先看看底下女人,他会这样。看底下女人有多少,长得好看不好看,他就是有那种习气还没断,但是已经不妨碍他证果。
这个习气通常是比较微细深密的烦恼啊!那么大乘经典通常把它分成五住烦恼。
见道位所断的烦恼呢,见一切处住地烦恼。然后修道位所断的,也就是三界的欲爱、色爱、无色爱。通常这是二乘人能断的,见一切处住地,三界的烦恼都能断,那么这是大乘所讲的。
声闻人讲的就是这个见惑和思惑,欲界见惑先断完,然后剩下这思惑要慢慢断。那么无明住地这里面有习气,还有一些随眠烦恼,这个要很长很长时间才能够全部断完。
所以我们有这样那样的习气呀!一些动作也好,一些说话也好,就是以前的一种习气等流,甚至过去世的一些等流,它都会显现出来。但是你叫他改,他一时间改不了。
如说话时喜欢指手画脚啊!有人说话他手还比划,没比他讲不出来,你仔细去观察。很多人在那打电话他手在那比,对方人也看不见你手在比嘛!但是不比他讲不出来,所以说肢体语言的反应是这样。那么就是潜在的一些,叫做习气。
天台宗讲烦恼有见思惑、尘沙惑和无明惑。无明惑,那真正的无明惑,最后那个习气是相当不容易断的。下面我们这里所要讲的,就是这些烦恼习气毛病,不容易断掉,要到什么样的一个阶段才能够断,所以叫作还灭啊!
【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,非凡夫能知,亦非二乘智慧所觉。谓依菩萨,从初正信发心观察;若证法身,得少分知;】
我们依文,第二行那里,“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”,无明就是不觉。因为有无明的推动,才会起种种识的分别、了别。这通常指的是前六识,它有种种分别。
“非凡夫能知”,这个无明它推动识起来,我们说认识就认识吧,这就是无明在那里推动,我们哪里知道这个事情。
你看什么东西红的就是红的,黄的就是黄的,然后细的说是无明在那里推动,让你能够认识外面的一些境物,叫做非凡夫所能知。能知什么呢?能知这个无明,我们常说习气。
“亦非二乘智慧所觉”,也不是二乘智慧所能够知道这个无明的不觉。
“谓依菩萨,从初正信”,从十信位开始,然后一直到发心住,发心这个就指发心住的观察,他才能够慢慢地发现这些问题。
“若证法身”,这个地方所谓的证法身到初地,初地以上叫法身菩萨嘛!
“得少分知”,十信到初发心住,他只是观察到,那么换句话说我们现在还没看见,是不是这样?你要抓贼,必须要看见贼,才有办法抓他,你都不知道贼在哪里,怎么能够抓到贼呢?比如说现在外面有人喊:抓小偷啦!来贼了!我们肯定问:在哪里?看见才能抓他嘛!
那我们现在问题是烦恼在哪个地方都不知道,你还在那里断烦恼,是不是这样?这个当然断的是根本烦恼,不是说那些明显粗重的烦恼。你起这个无惭、无愧、昏沉、掉举,这个还是可以克服的,我们可以看见。
打坐的时候你最怕的是,要么昏沉,要么掉举,这就是烦恼。掉举的心停不下来,昏沉的心很暗,念头提不起来,这就是烦恼,要去对治它。这个对治不是说你想对治就能够对治,有时候禅堂坐香你发现没有,腿子一盘上去,腿子好的人他就会怎么样呢?会昏沉,就想睡觉。
我发现有些禅和子就是这样,他一坐上去就开始摇,摇啊摇,然后一开静他就好了,精神得很。一止静,他就开始睡觉,我常常担心会不会摔下来,他坐习惯了摔不下来,那头低到止单那里都不会摔下来。昏沉,一直昏沉这样子,没办法,思惟修要用心去修行啊!你要是这样也没办法。
那么掉举呢?想东想西,心停不下来,这是烦恼。要如何去对治它?对治有种种方法,如用不净观、数息观、念佛观,来对治这样的烦恼。
我们这粗重烦恼能够发觉知道,甚至能够发现自己的缺点毛病。我们看别人都很容易,我们要求别人条件都比较高,有没有发现?要求别人做事情都是什么呢?最好是完美。对自己呢?条件放得很低。哎呀!你修行怎么一天到晚睡觉啊!自己睡觉,他觉得是应该,我很困,我就睡觉嘛!
然后你怎么老睡觉呢?因为你是修行人,你是菩萨嘛!你是菩萨怎么还发脾气咧,对不对?我贪心是应该的,你怎么还贪心呢?
我们要求别人会很高,对吧!希望别人做事情,哎呀,你做事情怎么还做出这个样子来呢?要求别人太高。我们能够时常观察自己的毛病在哪里,你有哪一方面的好乐常好,这都是烦恼啊!
佛经里讲初出家的人,你原来在家做什么,出家了就不能接着做那个,是不是这样,就怕你那个习气等流嘛!你会重操旧业,有这种事情。
你看比丘尼戒里面说,一般不让比丘尼去做针线活,因为她们比较擅长于针线活嘛!她就会喜欢做这个事情,就要对治它,你看比丘尼很多戒都是这样。
比丘为什么要制那么多戒,就对治那些习气毛病嘛!但佛没这么讲,它就是这样,问题就在这里。这样不能做那样不能做,因为有习气毛病,那么我们平时观察自己,有没有这方面的毛病?
寂寞难受的时候,总想找个人聊天,这也是个毛病呐!总想找个什么人聊天,长得好看一点儿,年轻一点儿,庄严一点儿,跟他聊天可能心里舒服一点。我告诉你,这就是无始的习气毛病,他有染的种子在那里,种子起现行,他就会有这种思想。出家人最难当就是寂寞,一个人要享受那个寂寞,寂寞伴随着你,你能够伴随得住,那就是功夫了。伴随不住,你肯定要向外去求个什么东西。你要发觉自己有这方面或者那方面的毛病,要观察到。
我们这里讲的说,真正的无始无明还观察不到,到发心住才能观察到。那么证法身呢?少分知,还不是完全知。
【乃至菩萨究竟地,不能尽知,唯佛穷了。何以故?是心从本已来,自性清净,而有无明,为无明所染,有其染心;虽有染心,而常恒不变;是故此义唯佛能知。所谓心性常无念故,名为不变。以不达一法界故,心不相应,忽然念起,名为无明。】
“乃至菩萨究竟地”,究竟地就是到十地。
“不能尽知,唯佛穷了”,这就《法华经》所讲的,“唯佛与佛乃能究竟”,究竟什么?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,佛才能够彻底知道那个根底是什么。
《涅槃经》里面讲,“菩萨见终不见始”,菩萨见到后面,开始都不知道。那么佛能见终,亦能够见始,开始。
这个是菩萨的境地比较高。“何以故”,下面说为什么会这样呢,难以了解咧?
“是心从本已来,自性清净”,这个心当然指的是如来藏心啊,或者是真如心性那个心,从清净好的一方面来说,“是心从本已来”。当然我们现在已经跟无明和合了,有染的一面。虽然他有无明杂染,可是他从本已来还是本性清净。
“而有无明”,从心体来说他无有无明,可是“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”。本来是没有的,可是有无始无明把他熏成染心。
“虽有染心,而常恒不变”,就是这个觉性是不变的。
“是故此义唯佛能知”,这个道理只有佛才能告诉我们,我们现在也是不知道,从文字上了解而已。
“所谓心性”,什么叫心性呢?
“常无念故,名为不变”,常无念。有念嘛,这就有动相,有动才有起念,动念动念嘛!有烦恼,有染污才会动念头,有念头它就会有境界相起来。
前面我们看下来不是,有境界相。这个心性常无念,它离念,离念它就不动。无念,无有境界相,所以名为不变。
“以不达一法界故”,一法界就是一真法界,这是从理的角度说,不知道这个道理呀!所以“心不相应”,与这个真理不相应。
“忽然念起,名为无明”,千万不要记得说原来是清净的,怎么突然间起念头呢?它是无始妄念,他一直都是这样等流等流,任运而起。但是文字上说是忽然起念,不能说本来清净,突然间起念头了。那麻烦了,成佛以后要不要起念头呢?就会有这样的问题。因为无明,上面这是总的一段。
那么下面这个染心的心相是如何呢?染心有个相啊!依无明而起,这个染的心有六种差别,接下来从六个方面来说明这个染心。
【染心者有六种。云何为六?一者、执相应染,依二乘解脱,及信相应地远离故。】
“染心者有六种。云何为六?一者执相应染”,你看我们上面三点都是什么呢?执相应染、不断相应染和分别智相应染。然后从第四开始是现色不相应染、能见心不相应染和根本业不相应染。
三个相应,三个不相应。前面三个是比较粗重,称为相应,微细则不相应。后面还有总的解释什么叫相应,什么叫不相应?
执相应染就是意识相应染,也叫做意识相应染,这是属于意识的范围,也就是第六意识。那么第六意识,也有五识同时在那里作用啊!六识是总指挥,要有前五识在那里作用,你才知道意识的存在嘛!
我们说你这个人有没有智慧,做事情行不行。那通过做事看你说话,有没有能力,有没有智慧就知道了。那么意识清不清净,看五识的分别,你看的东西会不会起什么心啊!听到会怎么样反应呐!
那么在上面的三细六粗当中的六粗,这里说六粗的三四两种。我叫你们写一张不是,你对着看就对了啊!六粗当中的三四两种是什么?执取相和计名字相,这个地方的“执相应染”,就是六粗当中执取相和计名字相。这是什么人能够断呢?依二乘解脱。看来我们还没办法断这个执取相,因为我们看见什么东西都会去执取,计名字去分别,所以这个地方要依二乘断。
“及信相应地”,就是十信,乃至初发心住的菩萨,才能够远离这个执相应染。所以说我们现在有这样那样的执著怎么样呢?无奈,没办法,我们现在断不了,才有这样那样的执着啊!这是第一种叫“执相应染”,执取种种相。
【二者、不断相应染,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,渐渐能舍,得净心地究竟离故。】
第二是“不断相应染”,就是与相续识相应的烦恼。我们的心没有停止过,一直都在那里无有间断的起分别、起了别,这就叫相续识相应的烦恼。
这在六粗当中是属于相续相,五识当中属于相续识的烦恼。这种烦恼二乘人怎么样,能不能有办法呢?二乘人还不能够舍,大乘初住的心相应地才能够舍离。
我们看“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”,他修种种方便才能够断这个识啊!我们一天到晚无有间断的分别,没有停止。这个什么时候才能够断呢?要修方便。
所谓方便,广修六度四摄,慈悲喜舍,当然还有能够对治这些心识等流的法门等等,广修方便来对治。
“渐渐能舍”,这样依信相应地,从初信初住以上,然后他要修方便渐渐能舍,看来二乘人还不能舍。
“得净心地究竟离故”,到净心地才能够离啊!净心地就是大乘的初地,初地才能够彻底离这样的一个烦恼,那么相当于二乘的见道位,得净心地才能够断。
【三者、分别智相应染,依具戒地渐离,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故。】
第三种“分别智相应染”,你看这些烦恼都是我们自己的烦恼,可是我们对这些烦恼都比较抽象,为什么?没见到 。
“分别智相应染”,也就是智识相应的烦恼。这个“智”不能理解为智慧的智,是了别分别那个智,智相应的烦恼,在六粗当中是属于智相。那么这个到什么时间才能够断呢?
“依具戒地渐离”,具戒地就是二地,上面不是初地嘛!初地净心地,就是初地才能够离呀!再上去的烦恼要到二地,具戒地才能够离。
“乃至无相方便地”,要到七地,七地叫远行地,也叫无相方便地,他才能够断这烦恼。
“究竟离故”,就是分别。这上面三种叫相应,底下三种叫做不相应啊!
【四者、现色不相应染,依色自在地能离故。】
第四“现色不相应染”,也就是杂染的现识,现起来的种种识。从杂染心而起来的种种了别,这在三细当中属于境界相。三细当中,你看上面是六粗,现在接下来是三细。三细就是更细一点儿的境界相,他不是心心所法,所以名不相应。那这个要到什么时候呢?要到八地才能够断啊!
“现色不相应染”,意思说这个跟无明混为一体,比较难以分别。这个指的是什么呢?三细的境界相,一般二乘人都没有办法看见,所以这个地方呢?“依色自在地”,就是八地能够离故。
【五者、能见心不相应染,依心自在地能离故。】
第五“能见心不相应染”,这是杂染转识。上面是现识,现在是转识,五识当中属于转识,三细当中的能见相。有能见相吗?“依心自在地”,就是第九地,能够离故。
【六者、根本业不相应染,依菩萨尽地,得入如来地能离故。】
第六“根本业不相应染”,根本业就是根本不觉,也叫根本无明。
“根本业不相应染”,这就是五识当中的杂染业识,三细当中的无明业相。这无明业相不是一般人能看见的,此是依心而起的。
妄心初动的一个根本就从这里开始,从哪里?从无明开始,从根本烦恼开始不相应染。那么这样要到“依菩萨尽地”,尽地就到头了,到十地乃至如来地他才能够远离这样的烦恼。
你看这六种染当中呢?染心越是往后越是细。我们上面看越是往后越是粗,它是倒过来的,是这样。
(责任编辑:清凉) |
- 上一篇:《大乘起信论》摘要11
- 下一篇:《大乘起信论》摘要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