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界诠法师 > 经论讲记 >

《大乘起信论》摘要18

【二者、已相应,谓法身菩萨,得无分别心,与诸佛智用相应。唯依法力自然修行,熏习真如,灭无明故。】
 
 
 
第二种情况是“已相应”,上面指的是凡夫和二乘人的情况。不能小看二乘,这当然对更高的菩萨来说,这二乘人还不能这样相应。所以《法华》拼命批评二乘,让二乘回心向大,你们成佛还早得很,只是方便而已,就像化城一样。
 
 
 
那么第二是“已相应,谓法身菩萨”。你看见没有,法身就是登地初地以上的,他们才能够自在。“得无分别心,与诸佛智用相应”,与诸佛的智用相应就没问题了,这绝对没问题。“唯依法力自然修行”,他依法力而自然地修行,所以我们现在修行还是不自然的,有点勉强。
 
 
 
我们有这个真如的熏习力,有厌苦的心,听闻佛法的心,我们也一直在修行增上,然后遇到种种恶缘呢?所以我们还未必能够很相应,怎么办呢?我们要争取能够像法身大士那样修行,他能够自在修行。熏习真如来灭无明,他来断无明了。在此之前都没办法断无明的,只能断见思。从天台说断见思,然后断尘沙,最后才能断无明。究竟无明断了,那生死就彻底决裂。
 
 
 
那么这是科判上的第三点。科判上的第四点是“净熏习究竟无尽”,上面是染熏习一直流转,净熏习慢慢慢慢往圣人那里靠近,让他无有间断。那么下面说“净熏习究竟无尽”,无明断了,然后那个真如就究竟了,不会断不会灭,就把这体显出来。那么矿石里面的真金把它提炼出来,它就不会再混到矿里面去了。
 
 
 
【复次,染法从无始已来,熏习不断,乃至得佛,后则有断。净法熏习,则无有断,尽于未来。此义云何?以真如法常熏习故,妄心则灭,法身显现,起用熏习,故无有断。】
 
 
 
“复次,染法从无始已来,熏习不断,乃至得佛,后则有断”。染法就是无明熏习,无始以来熏习不断,一直到什么时间呢?得成佛了。成佛了以后什么有断呢?无明有断,没了,无明就断了。
 
 
 
那么“净法熏习,则无有断”,这个净法一直相续,因为无始以来有净法,可是没显现出来,现在已经知道了修行了,然后这样就会怎么样呢?尽未来际,这净法不会断。
 
 
 
“此义云何”,上面这个无明有断净法无断,这个道理是如何呢?“以真如法常熏习故”,我们以清净心的真如法,如来藏心的清净心来修,“妄心则灭,法身显现”,所以说妄灭掉,显它不是从外得啊。“起用熏习,故无有断”,起用熏习,它没有断一直延续。那么上面说染有尽,染法是有尽头,那么净法是无有尽头的修行。下面是说这么个道理。
【复次,真如自体相者,一切凡夫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诸佛,无有增减,非前际生,非后际灭,毕竟常恒;从本已来,性自满足一切功德。】
 
 
 
这一整段的文是说什么呢?从佛对众生来说,佛是高,然后对众生来说,往下度生来说呢?他所现的不同乃至教法不同。为什么呢?佛所面对的是芸芸的众生的根性、善根、业障、烦恼、智慧等等都不一样。他怎么办呢?以不同的教法现不同的身。
 
 
 
那么从众生界往上看所见不同,什么叫所见不同呢?众生的根性根性不同啊,善根、业障不同,烦恼智慧都不一样,因缘具不具足不一样。那么所见得的道理,乃至听闻的佛法,见佛的法身,他都不一样。道理是一个,可是见的都不一样。
 
 
 
往下看,佛看众生是不一样的,佛没有分别,怎么会不一样呢?他是无分别智。你度众生肯定要去观察众生的根性,你才有办法去度他。往下看不一样,往上看也不一样,是这么一个道理。
 
 
 
“复次,真如自体相者,一切凡夫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诸佛,无有增减”。什么“无有增减”?真如自体相,无论是哪一类它都没有增减,这个道理我们都明白,佛也没有增,在凡夫也没有减。
 
 
 
“非前际生,非后际灭,毕竟常恒”,不是前际生起来,后际灭掉,没有生灭,这就讲从时空上它没有生灭,它体相本来就是如是。《心经》讲“是诸法空相”,既然是空相,就无有前后,无有染净,无有增减。
 
 
 
“从本已来,性自满足一切功德”,他就是具足没有减少,一切功德都是满足的。“所谓自体”,这个自体是什么个样子呢?语言文字来讲它有这些功德,真正证得,它又没有离文字,借文字来形容它自体相的功德。
【所谓: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,遍照法界义故,真实识知义故,自性清净心义故,常乐我净义故,清凉不变自在义故,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、不断、不异、不思议佛法,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;名为如来藏,亦名如来法身。】
 
 
 
下面说“有大智慧光明义故”,它就是智慧的体,能照能了,诸佛有这大智慧光明的体,他能够照众生,他能够照能够了。所以《心经》的第一句话说,“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”,他不是行浅波罗蜜,然后可以照见,有大智慧,他能够照见五蕴皆空,能照见一切法皆空的缘故,才能度苦厄。你不空,不空他就起心,起心就种种境界相出来啊。那么与诸法的空相、诸法的法体不相应。首先你有大智慧,所以修行必须要有大智慧,你才能够断除烦恼。这是《般若经》常常讲的,“大智慧光明义故”。
 
 
 
然后“遍照法界义故”,这是《华严经》常讲的。上面一句是智慧的体,叫“智体”,下面一句是叫作“智用”。体用体用,有体方有用,说自体有大智慧光明,他有这个体,这就是般若智慧的体。“遍照法界义故,照一切法无不周尽”,这是智慧的用。《华严经》常讲,“真实识知义故”,他真实、谛实的了解,不是虚妄的。
 
 
 
“自性清净心义故”,这是《胜鬘经》常讲的这句话。这是真实的,等流的。然后真实识能够了别,自性清净就不染,自性清净就不染污,真实就非虚妄。“常乐我净义故,清凉不变自在义故”,这是什么经讲的?《涅槃经》、《楞伽经》常常讲的。
 
 
 
所以说这《起信论》引诸经的意思汇集在一起。“常乐我净”,常就超时性,超时空,超时间性了;乐是无逼迫性,没有苦;苦是逼迫义;我是自在义;净是无染。等于上面这几种意思都有了,“常乐我净故”。“清凉不变”,清凉就是快乐,快乐才是清凉。不变就是恒常,自在就是我,我义。重复上面常乐我净的意思,就是这个自体相是这样。
 
 
 
“具足如是过于恒沙”,过于恒河沙,显这个功德体是什么呢?大、多、广的意思。常常我们用大、多、广来形容,它过恒河沙的功德。“不离不断”,说明它这个用,它这个相用不离于体的意思。“不离”,不离什么?这用不离它的体相,也不能断,这用不能够断开才是体。“不异”,体不同,于用也不行,用跟体不一样。你说太阳的光亮,跟太阳分别开那能行吗?那也不行,所以说不异。
 
 
 
“不思议佛法”,按照我们去思、去想、去言论都没办法。所以“不思议佛法,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”,他功德圆满,无有缺少,所以说叫作“如来藏,亦名如来法身”。
 
 
 
我们修行也好,众生本有这个东西,最后我们所要证的也是这个东西。这就叫作什么呢?叫作净熏习无有尽。
【问曰:上说真如其体平等,离一切相,云何复说体有如是种种功德?】
 
 
 
那么这个问跟上面的一段意思有点一样,上面那个问大概也有这个意思。“问曰:上说真如其体平等”,真如不是离心缘相,离名字相,等等相都没有嘛,那么“其体平等,离一切相,云何复说体有如是种种功德”,有大智慧光明义、遍照法界义,真实识知义呢。那么自性清净义,常、乐、我、净等等,干嘛有这么多名称,这不是一切相嘛。
 
 
 
【答曰:虽实有此诸功德义,而无差别之相,等同一味,唯一真如。此义云何?以无分别,离分别相,是故无二。】
 
 
 
下面回答说,“虽实有此诸功德义”,虽然有这样的功德义,有这么多的名称不一样。“而无差别之相”,其实它是无差别之相。然后又说大智慧光明义就是遍照义,遍照义就是常乐我净义,就是平等的。
 
 
 
“等同一味,唯一真如”,其实也是一个。那么“此义云何?以无分别,离分别相,是故无二”,这个相是无二相,离分别相,才能够真正了解这个体,确实是这样。他说既然没有,为什么说?我虽然说种种相,其实只有一个,没有那么多相,但是它有无量性的功德而已。
【复以何义得说差别?以依业识生灭相示。此云何示?以一切法,本来唯心,实无于念。而有妄心,不觉起念,见诸境界,故说无明。心性不起,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。若心起见,则有不见之相,心性离见,即是遍照法界义故。】
 
 
 
“复以何义得说差别”,本来是这样,这句话确实是这样没有什么体相。他不是提出假设问答嘛,平等,确实是平等,虽然有种种名称,它体只有一个。那么为什么要说它种种差别呢?所谓说差别是站在众生这个角度来说有差别的,依于业识生灭相来显示,也就是以妄识生起,自然有差别。凡夫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这里面就有差别,他各自证的不一样,习性不同,则有差别,所以说依业识来说有。
 
 
 
“此云何示”,它不是来说明嘛,怎么来说明它呢?“以一切法,本来唯心”,一切法没有离开我们心的认识,一切法本来就是心法嘛。“实无于念”,没有念,众生有妄心不觉,起念头了,所谓有念头,心动有妄念,所以有种种境界相的千差万别。
 
 
 
“故说无明”,说明有无明。“心性不起”,若这个心性不起妄念的情况下呢?“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”,这就是大智慧光明。如果能起心,分别动念了,无明没断的情况下,所以它有差别,这是一句。
 
 
 
第二句,“若心起见”,心动念起心了。“见”,见什么呢?见种种境界,有种种境界了。“则有不见之相”,既然有见,你就有不见的意思。什么意思啊?这里面有不平等相,你既然有见就有不见,看不见的东西,我见到这个了。你说我看到这座山的前面,山的后面你就看不见了,你分别境界了。千差万别的事相,意思说就有不平等相起来,起心动念有境界相,有种种不平等相,就是“不见之相”。
 
 
 
“心性离见”,如果证于理,心性离见,离于妄见,“即是遍照法界义故”。“遍照法界义”,离性了就能见,你有所执著的话,相当说我喜欢这个人,那你就不喜欢那个人,你去赞叹那个人,我就贬低那个人,就有这样的一种差别。你离见,一切都是一样平等。
【若心有动,非真识知,无有自性,非常、非乐、非我、非净,热恼衰变,则不自在,乃至具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。对此义故,心性无动,则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。若心有起,更见前法可念者,则有所少。如是净法无量功德,即是一心,更无所念,是故满足,名为法身如来之藏。】
 
 
 
第三句,“若心有动,非真识知”,依于无明妄心起来了,那就是虚妄,不是真实知。“无有自性”,本来是无有自性的。“非常、非乐、非我、非净”,然后“热恼衰变,则不自在”,有这样的不自在,“乃至具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”,“对此义故”,有这样一个差别来说呢?所以“对此义故,心性无动”。
 
 
 
如果说你心性不动,上面说心性有动就有妄相显现,常乐我净这些相就不显现了。如果心性不动,不起妄念呢?则过恒河沙诸功德相就能够显现,意思说你烦恼起来了与杂染法相应,一切功德法就不显现。如果说远离于杂染法,清净心现前,那么一切功德现前。
 
 
 
“若心有起”,有起就是妄心起,“更见前法可念者”,境界现前了,见前法就境界现前,分别思量前面的境界是什么。“则有所少”,就不圆满呐,就有差别了。
 
 
 
这样下面总结说,“如是净法无量功德”,无非是我们当下这一念心而已。“更无所念,是故满足,名为法身”,叫做如来藏。也就是你动念就与妄法相应,就有差别,就不圆满。如果不动念,离念的情况,那么与净法相应一切法现前,说明这个道理。
 
 
 
 
【复次,真如用者,所谓诸佛如来,本在因地,发大慈悲,修诸波罗密,摄化众生,立大誓愿,尽欲度脱等众生界,亦不限劫数,尽于未来。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,而亦不取众生相。】
 
 
 
下面是“复次,真如用者”,上面是解释真如“体、相”是如何?真如体相本来具足这样的功德,只要你与真如法相应,就一切功德圆满。如果说与无明杂染相应,那就功德就不圆满,简单地说是这样。
 
 
 
那么下面真如“用”又是如何呢?“所谓诸佛如来,本在因地,发大慈悲,修诸波罗蜜,摄化众生,立大誓愿,尽欲度脱等众生界”,佛成佛干嘛呢?他有悲心所在,他修种种法无非是要摄化众生,立大誓愿,把众生界最好能够度完,像地藏王菩萨一样,“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”,但是他照样成佛的,他愿力如此之弘深广大。
“亦不限劫数”,你看不管多远多久他都要度,上面是不管众生界,然后无论时间多长远,“尽于未来,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”,这才有同体大悲。这同体大悲从哪里来呢?同体大悲必须有什么呢?有般若的大智,有同体大智,方有同体大悲。如果没有同体大智,他不能起同体大悲。
我们现在有没有同体大悲?偶尔有一点,但是我们还会分别说,这个人对我好不好,好我帮他,不好我不理你,那就没有同体大悲,因为没有同体大智。彻底的无漏大智,它能够断除烦恼,差别相来了,所以说他才能够有同体大悲,如己身。度众生就等于度自己一样,“而亦不取众生相”,远离众生相,有大智慧才能如是。
【此以何义?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,真如平等无别异故。以有如是大方便智,除灭无明,见本法身,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,即与真如等,遍一切处。又亦无有用相可得,何以故?谓诸佛如来,唯是法身智相之身。第一义谛,无有世谛境界,离于施作;但随众生见闻得益,故说为用。】
 
 
 
那么“此以何义”,这有什么意思呢?下面说“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,真如平等”,他真实的了解知道,有大智,他能够彻底知道这样的事情,是平等,完全平等。
 
 
 
现在从理论上说,我们的智慧、真如跟佛是一样的。佛是怎么样?我们自己到底什么个样子也不知道,从文字上了解而已,这个地方说如实知道了。“无别异故”,他没有丝毫差别,所以说完全是同体。
 
 
 
“以有如是大方便智”,有大方便的智慧,必须要有大智慧,才能有大方便。如果没有大智慧,若说他有大方便,那是不圆满的,对吧!有根本的大智,方有大方便成就众生,否则的话你所谓的方便呢,只能是有漏的世间善法。我去度众生啊!我帮忙众生啊!众生有苦,我去救他啊!救完了,你把姓名留下,然后让他来报恩回报于你,全部是这样。
 
 
 
很多人做慈善,他不学佛法,那就是什么呢?你有大方便,没有大智慧,不能到彼岸。修五度而没有般若,他不能波罗蜜,是这么一个道理。有这样大方便智,大方便底下还有个智,如果大方便而没有智,功德不圆满,那么不能除灭无明。
 
 
 
“见本法身”,这是佛法的根本目的。“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”,不思议就起三业的种种之用,既然你见本法身了,从法身而起的报身,或者是应化身,你才能够有这样的用。你不证法身,所谓的用,那用是有限的,就说没有证得根本智。后得智的方便去利益众生,那毕竟是很笨拙的,他不能巧方便来成就众生。
 
 
 
“即与真如等,遍一切处”,他是完全了解这样的一个道理,证得法身以后起不可思议的业用,三业的种种作用。那么与真如等遍一切处,他知道说一切真理一切处都是。“又亦无有用相可得”,虽然如此去应用,无相可得。他远离相,做完了,把这个相扫掉。“何以故?谓诸佛如来,唯是法身智相之身”,如来法身是完全证得这个智身,而显得这个智慧之身。
 
 
 
“第一义谛”,第一义谛没有一切相啊!“无有世谛境界”,世间的真实叫世俗谛,它有世间的真实,有种种差别,我们眼睛所看的一切万物都有差别相。那么世谛是平等,与真空相应,所以说“离于施作”。虽然种种作,他离于施作。“但随众生见闻得益”,众生的根性、习气、智慧种种不一样,那么佛能够应众生的需要而显现,随众生的见闻而现见闻,说明为用。
【此用有二种:云何为二?一者、依分别事识,凡夫、二乘心所见者,名为应身。以不知转识现故;见从外来,取色分齐,不能尽知故。】
 
 
 
“此用有二种:云何为二?一者、依分别事识”,你看他还是要体是这样,从哪里入手呢?还是要从虚妄分别,分别事识入手,分别事识是前六识或者意识,就是上面所讲的五意识。
 
 
 
“凡夫、二乘心所见者,名为应身”,你必须要现这样的身来去度化他。那天我看了那个报导讲,有一片海,那个区域里面的油,像墨西哥湾最近那油漏得很厉害,很多海里面的一些动物,受到威胁了,然后他们就造一条电动的鱼,去把那些鱼给引走。它摇啊,就带着后面那些鱼,那鱼都跟着它走了,就这么厉害。我看搞不好那个机器是菩萨现身,你现一个潜水艇,现一个人在那里,它根本不相应,你必须要以何身得度去现何身,才能够相应度化它。你说蚂蚁,你现个蚂蚁头头在那里去度它才可以。你一个人来说什么,它不知道。那么必须要有这样应身去度化它。
 
 
 
你看《观无量寿经》讲,那个阿弥陀佛的身,你要观佛的报身是多大个身呢?六十亿恒河沙等由旬,那个身到底有多大呢?我们根本看不见,比大山还大,你不知道他的头在哪里,脚在哪里,你说话怎么说也不知道,是不是这样?佛这么大,他必须要什么呢?隐起来。就像《法华经》里面的长者,他必须要著取弊垢衣,那个穷子才跟他一起干活,才相应。你穿得那么华丽,他远离。所以必须要相应,才能度众生。
 
 
 
“凡夫二乘心所见者”,或者见个老比丘,这样才能够相应。下面是讲说佛的三身,然后“以不知转识现故”,就上面所讲的那几种识的转现,因为不知道这些虚妄分别的种种识。“见从外来,取色分齐,不能尽知故”,凡夫二乘还没办法知道这样的一个平等相,以为有个外来的东西可以取的。色有分齐就有限量有边际,叫做有分齐。不能有无尽那种心,不能尽知。
 
 
 
【二者、依于业识,谓诸菩萨从初发意,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,名为报身。】
 
 
 
“二者、依于业识”,凡夫二乘依分别事识入手。从凡夫众生说,我们老老实实从虚妄分别开始,我有一念清净心起来,今天要念多少经把它念完,念多少咒把它念完。然后你哪一天有感应了,或者见到佛菩萨怎么怎么样了,好梦,感好梦等等,也有这样的情形,这是众生界。那么佛菩萨说众生是这样子,然后我现个应身来去度化他,从上从下,上看下,下看上。
 
 
 
“谓诸菩萨从初发意,乃至菩萨究竟地”,从初发心开始,就到法云地,“心所见者,名为报身”,他们见到报身。所以说凡夫,二乘还见不到报身,凡夫见到报身会吓死人的,是不是这样?那么大个身,你怎么办,眼睛那么大,四大海啊!太大了,你不可想象。那个海到底多大,我们也不可想象。整张地图纸,这是海,这是陆地。那到底有多大?不知道,我们也不知道海到底有多大,对吧!你不要说多大,你到青海湖去看看,那个湖有多大,也不知道边际。到青海,那个湖水是蓝的,天也是蓝的。到底哪是天,哪是湖,根本看不弄清楚,连在一起。
 
我特意去看了一下子,那么大个海,它是湖嘛!我们看湖都看不着边际,那海呢?到底有多大,佛的眼睛四大海,那他眼睛有多大,你想想,能想得出来吗?这是我们的心量一直都受限制。我们的经验或知识都非常有限,突然间报身那么大,你没办法去缘他,所以我们见不着。我们的业力还不行,所以这个地方说呢?凡夫二乘所缘,以及地上菩萨所缘的身相功德都不一样。
 

 

(责任编辑:清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