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界诠法师 > 经论讲记 >

《大乘起信论》摘要4

那天我到福鼎去,居士他们叫我去讲了一堂课。我说,你们不能怪我们呐!你们和尚怎么怎么样啊!社会发展到这种程度,你们居士拼命去供养啊!那我们不能叫居士不要供养啊!你不要修福报,他要求福报啊!出家人到处都打着广告:我这里福报多得很,你们来打斋供众。我们都没打别人打啊!居士要供养啊!要超度啊!要消灾啊!到哪里去消?到佛门去消啊!一消一消就消有钱嘛!是不是?
 
《梁皇宝忏》三万块钱拜一部。三万块钱!有人就是这个什么呢?这个像投标一样。他就说,我五万。你五万!我十万!拜一下十万!十万算什么?我三十万请人家拜,再往上五十万呐!拜一部《梁皇忏》五十万,你拜不拜?拜!六个人就够了嘛!六个人五十万呐!三天,快的话,我们过年一天半就拜完了,他们赶经忏的会更快。
 
你说那么多钱?在那里打坐,他坐得下去吗?他打坐也在那儿想,我这个钱怎么花呢?明年还有啊!还有人请我,还有五十万,搞不好还往上加,六十万,然后我一天半或者两天,我就能得十万块钱,我干嘛呢?上月球啊!他上月球去了,坐宇宙飞船上月球去玩去。他没有说我好好修行到极乐世界去。他坐宇宙飞船上月球玩,将来会有这样的一个旅游的项目,好得很呐!这个世界好得很呐!你怎么修行?对不对,未来就是这样。
 
所以有些人说,我不愿意念佛往生啊!在这个世界好好修行,度化众生。一点儿把握都没有,我告诉你。那些人老是影响你啊!你想修行,你想发道心,可是那些造业的众生常常会影响到你。佛菩萨为什么要度众生?这些众生不度会影响他的悲心,他自然会去度他。他不是难受,他是悲心,他不度,你这是造业啊!佛菩萨是从悲心流露。
 
我们凡夫众生看别人老是在那里造业嘛!会影响你啊!你很烦呐!你会烦的嘛!在搞什么嘛!好好的经不念,一会儿叽叽叽来一个,然后你在那里就烦他,起烦恼,搞不好你就揍他,是不是,你造业了。你看,他就会影响,自然会影响,你修行就很难,真是这样。我们一点把握都没有,你看见没有,这样一个恶劣的环境。我们有没有把握?心能够把握不动。人家说什么?你心都不动,能吗?
 
我们遇到一点点的事情,捕风捉影啊!要这样啊!要那样啊!怀疑、误会,都会产生种种一系列的烦恼,这就是我们后面所讲的。是什么呢?以无明为依,以阿赖耶识为依而产生杂染。什么叫作杂染?就是种种烦恼,种种错误的观念会引发出来。既然是杂染相应,不能与清净真如相应,你就造业嘛!你就做不了主,你不那样都不行啊!它会干扰着你,你无始以来那些恶的种子,自然就会生起现行。
 
所谓与杂染相应,那就是《起信论》所讲的不觉。因不觉故,而流转生死,就这么难。所以这个地方告诉我们呢,没有佛,我们如何再生于佛前。不要生佛前呐!真正的善知识,现在修行哪怕是一个初果的人在那里,我们跟他一起修行,恐怕都会安全一点,可是我们没有啊!
 
现在大成就的人没有,我们凭自己在那里摸索,自己在那瞎混,多危险的事情!一群盲人在那里走,我也是盲人呐!我是一个大盲人,引着你们一起走,你看看,多危险的事情。一群盲人在走深渊,会掉下去的,所以我才劝大家要好好念佛求往生呐!要不然你在这个世间,真正危险得很呐!我没办法,我没这个能力引导大家,能够什么呢?安住菩提心不退。没有力呀!没有这个力,是不是这样。
 
【八者、为示利益,劝修行故。有如是等因缘,所以造论。】
 
好,第八为示利益劝修行故,就是后面的第五分,劝修利益分,为示利益,修行佛法可以解脱生死,究竟快乐,所以要修。

【有如是等因缘,所以造论。】
 
有如是等因缘,所以造论,为了这样一些目的,总的和别的所以要造论。
 
【问曰:修多罗中,具有此法,何须重说?】
 
问呐!下面有另外一个问题,跟这个因缘分也是一样的,只是问答抉择一下而已。修多罗中具有此法,经里面已经有此法,何须重说呢?
 
【答曰:修多罗中,虽有此法,以众生根行不等,受解缘别。】
 
回答说,修多罗中虽有此法,以众生根行不等。根行不等,就是根性不等、根机不等。根机不等,修行的方法不一样,浅深不同。受解缘别,接受和理解的因缘也不一样,有差异。
 
【所谓:如来在世,众生利根,能说之人,色心业胜,圆音一演,异类等解,则不须论。若如来灭后,或有众生,能以自力,广闻而取解者。或有众生,亦以自力,少闻而多解者。或有众生,无自智力,因于广论而得解者。亦有众生,复以广论文多为烦,心乐总持少文,而摄多义,能取解者。如是,此论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,无边义故,应说此论。】
 
所谓如来在世,众生利根。如果能够感到佛在世,众生根很利呀!能说之人,佛能说啊!乃至菩萨说的,色心业胜,你能够见到佛那还了得,乃至见到那些菩萨他们色心都胜。我们现在说法的人,贪瞋痴心都很重,说是弘法嘛!也就是眼前活计,说着好听而已啊!
 
我们的色心都劣,都有贪瞋痴心,种种烦恼心,所以说叫劣。相比佛和菩萨,那些登地的菩萨,色心皆胜呐!圆音一演,异类等解。你看佛讲一种音,其他众生都得解,不需要翻译。我们现在开一个会,底下有很多翻译。有直译的,同步翻译的,都需要人工通过电脑来做这样的事情。佛不用,当时也没有。佛当时在灵鹫山给那么多人讲法,他也没有麦克风,也没有音响,大家怎么都听见了呢?没有说听不见。当时在灵鹫山怎么安麦克风呢?没有啊!佛有神力啊!他就能够做这样的事情。
 
古来大德们他们讲法,也没有这样的事,他都有办法令众生理解。圆音一演,异类等解,则不须论,所以不需要再造论去解释啦!这是总的前提。

底下这一段有四点,前面两点是广略二经,下面是广略二论。若如来灭后,如来在世肯定没问题啦!如来灭后,或,都是以“或”字啊!这是第一,“或有众生,能以自力,广闻而取解者”,自力,自己看看经,他就能够理解了。“或有众生,亦以自力,少闻而多解者”,第一是广闻而得多解,他多看或多听,那么还有一种人呢?以自己的力量少闻而能够产生多解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,他就不需要讲很多,解很多啊!他听听就可以啊!他也不识字,有这样的根性。
 
下面是需要论。“或有众生,无自心力”,自己这个力量不够,“因于广论而得解者”,要广泛地去解释,需要论才能够解。第四,“亦有众生,复以广论文多为烦”,文多为烦,他要简单一点呐,“心乐总持少文,能取解者”,心好乐总持文少一点,而懂得更多的义理。“如是此论,为欲总摄,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,应说此论”,简单地说众生根性不一样,或许因为这一部论的义理,他能够产生信解,这是目的。好,这是造论的因缘。
 
【已说因缘分,次说立义分。摩诃衍者,总说有二种:云何为二?一者、法,二者、义。所言法者,谓众生心;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;依于此心,显示摩诃衍义。何以故?是心真如相,即示摩诃衍体故;是心生灭因缘相,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。】
 
底下是立义。“已说因缘分,次说立义分。摩诃衍者”,立义讲摩诃衍,总说摩诃衍,摩诃衍就是大乘。“总说有二种:云何为二?一者法,二者义”,这告诉我们摩诃衍有两种:一者法,二者义。法者是什么呢?是直接讲众生心。义就是大乘,大就是法,乘就是义。
 
那么这众生心是什么呢?众生心有两种:真如和生灭。真如是体,生灭它包含体相用,这个法就包含了体、相、用的思想。“一者法,二者义。所言法者,谓众生心”,就是众生的心。
 
“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”,众生能够修行解脱出世间涅槃,所以说出世间。如果是生灭心,以无明为依的,那就是什么呢?如果是以真如为依,那就是出世间的解脱了,如果以无明为依,那就是生灭门,流转生死。但是虽然流转生死,真如的体和相,众生流转生死有相啊!有它的作用啊!都不一样,具足体、相、用,真如的本体是如是。
 
所谓的义,讲的是大乘法。大乘是什么呢?就是讲法,这个法就具足众生心的体、相、用,所以用乘。乘能运载众生到达涅槃彼岸,大概是这样,我们约略跟大家提一下。
 
这个明天还要接着再来,我们慢慢来啊!
 
《大乘起信论》,我们看到第二立义分。立义,摩诃衍有两种义:一者法,二者义。“所言法者,谓众生心”,此众生心是摄一切世间法、出世间法,那么就是生灭与真如两种。“依于此心,显示摩诃衍义”,《起信论》直截了当说,众生心就是大乘法,大乘法就建立在众生心上,别的地方也很少这样直截了当地说。
 
“何以故”,下面说,“是心真如相”。底下是开二门,众生心开二门,心真如相就是真如门,“即示摩诃衍体故”,这是法体。第二是心生灭因缘相,“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”,那就是体、相、用三者。法体、大乘的法体,本来是具足体、相、用,就是讲的这个心,法体也就是一真法界,一真法界就是真如。众生心,心有两面,心怎么会有两面?
 
《起信论》所讲这个心就具足两面:一个是心真如,一个是心生灭。我们具足了有一真法界的真如,因为与无明相应,所以流转生死。这样才是什么呢?流转生死是心生灭门,一真法界这个就是心真如门。法体这里面就具足体、相、用,这里的体相用,尤其叫我们要相信佛、法、僧。我们通常所讲的一体三宝,就是此体具足体、相、用。佛也依法为师不是,依法而成佛,所以法就是体。而佛又证得法、报、化身,然后僧依此而去执行,去行者,这就具足三种。
 
我们相信三宝不坏,所谓信,信什么呢?信我们的心具足有这样的一个功德。可是众生随染,与无明相应的情况下,它现种种现象啊!这种种现象因果不亡,相信这因果不亡的道理,他随生死流转。如果与无明相应的话,就生什么呢?三细六粗。生三细六粗的情形,这是从杂染啊!从染来说,生起三细六粗,这就是世间。
 
如果是能够觉悟,始觉,觉悟反流,那就是出世间。所以心是具足世间和出世间!那么众生从哪里修?就是从生灭门的众生心这个现象去修。这个心真如门怎么修?这个不用修啊!不用修,具足的,可它显现不出来。我们从心生灭门的现象这里开始,认识世间的杂染是怎么回事?是因为与无明相应,才有生起三细六粗的种种现象。现在开始觉悟,始觉,修出世法。
 
所以《起信论》里面有觉、相似觉、随分觉和究竟觉这个过程,分证,一直到究竟,这是从生灭门下手去修行。我们现在看,问题是在这里,先看这无明烦恼。那么心真如门是本体,心生灭门与无明相应现出种种现象。我们现象是这样子,了解自己,然后心真如门是本体,真如本体。本体是什么样呢?论里面讲,就是心真如门下面那个大总相法门体。
 
也就是第三部分,讲什么呢?“信,里体真实,决定不生不灭,毕竟平等,无有变异,不可破坏”,这就是心体,我们要相信这样。我们的心体具足有体相用这样的一个功德,心真如门这个是本体,是清净本然,是这样子;可是众生呢流转生死,因为与无明相应才有这些现象。我们从哪里修?从心生灭门的种种现象开始,从始觉开始知道,哦,原来是有无明烦恼。为什么会有无明烦恼?
下面我们再来看论文啊!所以这心分两种:一心开二门,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。那么这样生灭门能示,上面是心真如告诉我们有这样的体,大乘的体,就是佛性成佛的体。可是随生灭因缘相呢?自体中有具足体、相、用,这是法。一者法,这是法的意思。
 
【所言义者,则有三种:云何为三?一者、体大,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;二者、相大,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;三者、用大,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。一切诸佛本所乘故,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。】
 
“所言义者,则有三种”,义也是从众生的体、相、用三者去说。“云何为三?一者,体大”,什么是体大呢?“谓一切法真如平等”,这个体到底有多大?当然不可以形容到底有多大。真如平等,不增不减,本来就是如是。后来其它各个宗门底下所讲的我们的本体是什么呢?不增不减,本来就平等,这就是体。体它有相啊!
 
“二者、相大,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”,《起信论》讲如来藏,唯识讲阿赖耶,那么这里讲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。相有无量性的功德,体是如是,不增不减。从相它的作用来说呢?你说成佛,它就是法、报、化身的种种情形啊!那么种种功德,这就具足无量性功德。
 
“三者、用大,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”,它这样的体有这样的功德,所以它能够生起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。从善的角度来说,有世间的善法,有漏也有善法,如修桥、铺路,那都是属于世间的善法。出世间善法是无漏无为的善法。“一切诸佛本所乘故”,大乘嘛,这里解释“乘”,义就是乘的意思。解释大乘,一切诸佛本所乘故,一切诸佛已经达到目的了,坐那个车达到成佛的果地。一切菩萨皆乘此法,能够达到如来地,这就是所谓的解释大乘摩诃衍。好,那么这是第二门啊!把它大体勾出来了。我们所讲的就是众生心,众生心开生灭和真如两门。
 
【已说立义分,次说解释分。解释分有三种:云何为三?一者、显示正义;二者、对治邪执;三者、分别发趣道相。显示正义者,依一心法有二种门:云何为二?一者、心真如门,二者、心生灭门;是二种门,皆各总摄一切法。此义云何?以是二门不相离故。】
 
好了,我们看第三解释分,就是对立义提出来的问题给予解释。“已说立义分,次说解释分”,解释分,科判简单的分成三种:显示正义、对治邪执和分别发趣道相。
 
我们先看第一个显示正义。所谓正义就是大乘正义,依一心法有二种门。依一心法是什么呢?众生心,就是众生心的一心法。有两种门,就是有两种现象。“云何为二?一者、心真如门,二者、心生灭门”,心真如,心具足真如,可是有无始无明的缘故呢,心一直在生灭。“是二种门,皆各总摄一切法”,一切法,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包含了。“此义云何?以是二门不相离故”,这二门不相离,不是谁生谁,无始以来一直都是这样,真如生死,所以他不相离。
 

(责任编辑:清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