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界诠法师 > 经论讲记 >

菩萨戒讲义12讲(摘要2)

《菩萨戒讲义》第07讲

慢师长戒。
 
有的本叫不敬师友戒。一切受过佛戒的人,都应该尊重师友,不能生起憍慢之心。我们常说慢心就像高山一样,法水不住。
 
像藏地,他对于师长那种恭敬,我们汉地做得不够。汉地是不是就没有这个尊敬师长的义理呢?沙弥律仪的二十四威仪里面,条条都讲到这样,只是我们实践做得不够,为师者也没有很强调。那底下的人呢?也只有散漫,怠慢。
 
佛法从恭敬求,对佛、对法、对师长的恭敬,你才能够得到利益。
 
我们昨天讲了,菩萨有四种堕落。首先要不起傲慢,要起谦卑之心,要多学、多问、不耻下问,总是觉得我不如你,处处向你学习。普贤十大愿王就有这个思想所在,礼敬诸佛乃至一切我都要礼敬,随学一切人,这是要如此建立起对师长的恭敬,这样,佛法才有办法建立。

饮酒戒。

有人说饮点酒没关系,你看看那菩萨戒怎么讲的。喝点酒只要不醉就可以,这就叫歪理邪说。你自己想喝,你喝就算了,你不能把这个言论说,喝点酒没关系,不醉没事,不犯戒,这就是违背。作为一个说法人,有一定的影响,不敢这样讲。 我们看戒条怎么讲。若佛子,故饮酒,而生酒过失无量。这酒会生起过失。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,只是过酒器,就是酒瓶、酒杯与人饮酒,五百世无手。


食肉戒。
 
中国的汉传佛教的传统习惯,已经有一千多年了,如果这个习惯打破了,老百姓就不能够接受。当然在印度也没有那么严格。印度在经论里面有讲到,不可以食众生肉在大乘经典里才有,在声闻本身也没有很严格的讲这个事情。那么传到中国来,已经这么久了,成了一种习惯,这个习惯就不好改了。
 
现在如果是寺院,尤其我们汉传寺院都吃肉的话,那就有点会乱了,我们要有个正确的态度去看待,尤其大乘。小乘还允许听食三净肉,大乘绝对是不允许。
 
佛灭度前可以食三净肉,佛入灭的时候已经告诉众生不能再吃众生肉了,他是在经典里面说,当时那些人吃肉情形也告诉我们,那都是一些化生而已。所以今天我们在学菩萨戒,绝对要禁止这事情。

《菩萨戒讲义》第08讲

若佛子,自佛弟子,及外道恶人、六亲、一切善知识,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。应教解义理,使发菩提心。
 
自佛弟子,这指的是内众,外道是外众,六亲指的是俗眷,一切善知识指是法侣,修道人。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,这指的是教法,教他的教法。简单地说教义,应教解义理。这是理法,教他理法。不但听闻,要明白它的道理。初学的基本上只是听听文而已,真正明白理的比较少。
行法、教法、理法、行法,十发趣发心。果法所证的果位,就是教、理、行、果,这佛教的根本次第是如是。要教人家怎么明白,那叫教法。明白它的义理,如何去修行。发菩提心就要去修行,然后要让人家修得这个果位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这叫三十心。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,就是这个从教法一直到果法,它的次第过程一一皆应明了,就是懂得如何是修行。行菩萨道、成佛,也不是稀里糊涂就成佛了,也不是世间人所理解的那样,做做慈善而已。这只能算是善业,甚至是有漏的善业。

若佛子,应好心先学大乘威仪经律,广开解义味。上面是要解义理,这里要先学大乘威仪经律,这是先要自学。菩萨都是自利,方能利他,自己不利,利他无有是处。但是又说利他的同时,就是自利,他说利他的前提,必须自己能利。当老师的人 你自己都不懂得教学生。那你怎么教呢?菩萨是把大乘的义理先明白了,才有办法去引导众生。
 
教后进。见后新学菩萨,有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。应如法为说一切苦行。先要讲苦行,苦的事情,后再说正法,授菩萨戒的仪轨。

《菩萨戒讲义》第09讲
若佛子,学诵戒者,日夜六时持菩萨戒。菩萨戒本来是半月半月说,这里讲的日夜六时持菩萨戒,不是诵。学诵戒者日夜六时,不要忘记菩萨戒的精神,菩萨戒的戒相。这是道俗同制,怕有会误他人的过失,所以要六时,不要忘记菩萨戒所讲的道理。

 
菩萨戒是诸佛本源,菩萨本源。一切众生根本。本源自性清净,无作戒所依的体性,这是佛性之性,成佛的种子,通常也叫正因佛性。涅槃经不是有正因佛性吗?菩萨戒的缘因,缘此因而显发正因,佛性能够显发,所以也叫了因,叫全性起修,依此性而起修,叫性修相应,这就是佛性之性。
 
而菩萨不解一句一偈及戒律因缘。什么是戒律因缘呢?轻重持犯 受戒因缘,随戒因缘一一不解,此是犯重犯轻。所谓和尚。声闻律里什么叫做和尚。和尚能知轻知重。知犯知不犯。
什么样的因缘可受戒,持戒的因缘是如何?持戒也叫做随戒,戒律因缘,一一应该明白。这个地方说,你受菩萨戒了,你又不学,是一过,妄作师又是一过。在智者大师的义疏里面有这样的。大乘为师必是出家菩萨具足五德,五德是持戒,十个戒腊。
 
通禅思就是通禅,禅定思维,还要慧藏穷玄。慧藏,智慧他能够甚深的义理。在地持菩萨戒里面也讲,必须戒德严明善解三藏,堪能发彼敬心,方可从受,不尔得罪也。在声闻律、四分律、僧祇律都有制为师,为人作戒师的条件。萨婆多律里面也讲到要怎么样呢?满足十夏,方住师位,复须成就五法,也讲到五法。

《菩萨戒讲义》第10讲

若佛子,佛灭度后,为说法主。说法主相当于今天的说法师,讲师之类的说法主。僧房主相当于今天的寺主,寺院的管理的人。教化主是劝人作福的,教化导俗。弘法这一种叫教化主,坐禅主是教人习定,带人修行的,相当于现在禅堂里的修行者。行来主相当于比丘戒里面的施一食处,让人家有一个地方落脚,能够吃到饭。这个地方也可以说,知道人家乍到这个地方来,客情的事情,知道客人来往的一些情形,应生慈心。

如果是作说法主、僧房主、教化主、坐禅主、行来主,应该要生起慈心,就与众生的快乐,来广众生的快乐。善和斗讼相当于化解种种矛盾是非。善守三宝物,如法的用三宝物,莫无度用,应事施用。什么事情做什么用,要善于保护如自己有,跟自己的一样。而反乱众斗诤恣心用三宝物者,犯轻垢罪。
 
这条戒也有两个内容,一个不能斗乱、斗诤,一个要如法用三宝物,无非讲这个道理。三宝物如果互用的话,自然也是属于盗戒所摄,这是用得不恰当而导致犯了这条轻罪。
 
佛制戒以及讲经的意思,所有一切利养,是通十方僧众的。如果你单独受请,使得别人得不到利养的缘故,就等于是夺十方僧之义,这罪过比较大的,
 
一切不得受别请利养入己。
 
声闻还允许有二请,别请和次第请,菩萨戒完全遮别请,不可以别请,尤其制的是出家五众,不能别请。菩萨戒还是不可以有别请,菩萨戒这里完全遮止不允许。那么利养是属于十方僧,所定的这个供养,十方僧众都有分。而别受请即取十方僧物入己,这就是显他的过失。

《菩萨戒讲义》第11讲
时常发大愿。这里面大愿合起来应该有十种。那么在唐代的义寂大师说,十愿就是我们每天晚上念的那个十愿。从这两条戒的比对看,似乎就是这里所讲的十愿。义寂大师说这个十愿,还没有那个十愿的切,根据那个菩提心经那里来的,所谓愿,有一个愿心,就是我们有欲望、有目标、有追求,缘心善境,希求胜事的意思。有愿必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的意思。

宁舍身命,念念不去心。念念不要离开这十种大愿,若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,犯轻垢罪。常常要发这样的愿,能孝顺父母、师、僧三宝,得好师同学。得好师同学干嘛呢?教大乘经律,能够修道证得果位。开解以后,如法修行去度化众生,而且能够坚持佛戒。
若佛子,常应教化一切众生,建立僧房、山林、园田立作佛塔,冬夏安居坐禅处所。就是劝人家建这些地方,修福、修慧。修福的意思要修福报,要建这些地方,一切行道处 ,应立之。有行道的地方,都应该建立这样。

《菩萨戒讲义》第12讲
 
教诫。即使是称和尚也好,阿阇黎也好,和尚和阿阇黎指的是释迦佛和弥勒菩萨而言。这个地方讲教诫法师,就是指的为师,给人家受戒的人,见欲受戒人,应教请二师,告诉他应该请和尚和阿阇梨。二师应该问言,哪二师应问?这里也没讲,没说和尚问,还是阿阇黎问。我们现在受戒通常是阿阇黎问,他这是二师应问,当然阿阇黎问也应该可以。
 
他说二师应该问,汝有七遮罪不?若现身有七遮,就是遮止不与受戒的意思,师不应与受戒,无七遮者得受。
若有犯十戒者,应教忏悔。在佛菩萨形像前,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,苦到礼三世千佛,得见好相。三世千佛,佛名经里面有。三世指的是过去庄严劫千佛,从华光佛一直到毗舍浮佛。现在什么劫?贤劫千佛,从拘留孙佛到楼至佛。未来什么劫?星宿劫,从日光佛到须弥相佛,这里面指的三千佛。若一七日,二三七日,乃至一年,要见好相。
 
我们上面讲的是无师,自在佛像前受戒要求好相。这个地方是说犯了十戒,犯重戒要再受戒,要见好相,说明灭罪的意思。好相者,佛来摩顶,见光、见华,种种异相,便得灭罪。
若犯四十八轻戒者,对首忏罪灭。所以对首忏就可以。对首忏在梵网经里面怎么忏也没有说明,在其它本里面有,跟比丘的对首忏法是一样。犯什么罪名说一下子,向大德忏悔,是这意思。
 
不同七遮,七遮就是七逆罪。如果有七逆就不能受,而教诫法师于是法中一一好解,好解就是什么叫得戒,什么是不得戒,一一都应该明白。

(责任编辑:清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