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老档案】《性空与净土的建立》界诠法师
时间:2015-01-06 15:42 来源:平兴寺 作者:界诠法师 点击:次
一、学佛的入门:信、解 信为基础,为根本。 信什么?信三宝与神不同——他。 信人生不圆满——自。 信佛法的真理——苦集灭道——解。 苦:内苦:身心之苦,生老等,求不得,忧伤,嫉妒,恐怖。 外苦,怨贼以自然界等,果报,贫穷,富贵的差异。 集:无明断惑,被世间的假相迷惑而造业 灭:解脱涅槃,自然快乐永恒(证实他的存在,如星球,苦的感受,祖辈的存在,如他国的存在)。 道:修行的方法,诵经,打坐……直心,平常心。 二、学佛的条件:出离心,菩提心,正知见。 1、出离心:知道世间不实,人生是苦,要有出离心,不为世间所迷惑沉沦(出离心非出家也,以免消极,逃避)。 2、菩提心,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,觉悟心,上求下化。 修福——慈善,修慧——法事。 苦——度,集——断,灭——成,道——学。 3、正知见,正确理解佛经之意,相信业,因果。有因无果,有果无因,或自然——邪见。对事物对人生有正确的认识。 三、学佛的指南:认识缘起性空。 因缘的定义,一切事物是相互依存,众多条件和合的产物。 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,亦是假名,亦名中道义。 因缘生法——空——假名——你我他人。 无性如水:药水、茶水、糖水、冰水……阿弥陀佛。 无常——不住。 假名:此“空”非无的顽空,随顺世俗假安立种种名称,虽假有他的作用,假名非物质的本体,如火,如买物。 人们常被此假相迷惑而不自在,为什么?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假相的真面目,不能脱离假相的圈套。如若陪客的虚假,相互虚赞,吹捧装笑。如掌与指。女士的打扮……男梳头,佛世有比丘在墓里呼快哉,——不受假相约束——自在。 中道:为此不住空,不着假——中道,如手的掌与拳的两面。 但不可未证称证,妄自口头称空,行在有中,经云:“宁可执有如须弥山,不可着无如芥子许。” 有一秀才妄曰无修无证,被一禅呵斥。 四、学佛的途径 学佛不须规定什么场所,就在日常生活中体验佛法,世出世法,唯在“一心”,六祖云: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”。净名云:“心净则佛土净,”真心即是道场,平常心即是道。禅师云:饿来吃饭,困来睡。盘居士:学佛之难易。从念与文远:比喻最下贱,驴、驴屁、粪、虫,避暑乘凉。 从日常的举足下足提起正念,常思无常逼迫,道心猛增,知世间不可乐——发出离心,不贪着欲乐。 人生苦不可言,许多事是为别人而活着,穿衣打扮为了别人的需要而如此,如清代女子捆脚,束腰,美国人高跟鞋,学佛需从中去体会,如寒山拾得,有一天在吃饭时,举茄子曰阿弥陀佛来。会修在平常保持心的平静,克除贪等烦恼,烦恼无自性,烦与不烦如工产好坏产品之优劣。 有人十分用功,手执念珠,心猿意马,记数若干,或睡觉,无路用。修行的准绳——戒定慧。 慧:开发自己本能智慧,行深般若度苦厄,以慧恒时观照,认识自己,人往往在高兴或苦恼时忘记自己,须认识,有智慧可以辩别是非。与般若契合。 五、圆满福慧 1、无相布施:三轮体空,“福德无故,福德多”(如做饼参沙)。 有相——求名利,生人天,人们为锦上添花,不雪中送炭,为了需要而施,佛将物施狗,施僧,沙土作塔。布施有法财,好言语之安慰人,一针一线施人。 2、无我度生:如经灭度众生而无生灭度。 无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,不分此彼,发心广大。 有人问宽惟:道在何处(只在目前,我何不见)?汝有我故,所以不见(我有我故不见,和尚还见否?)有我有你,辗转更是不见。无我无你还见否?无我无汝,阿谁求见(破我执、法执)。 如达摩见梁武帝,功德有无,对面坐者谁,不识。摩去,梁见宝志公,志曰他是何人,梁曰不识…… 3、无住生活 不迷五欲六尘,如净名(?)随处示观而不着。 无住非不生活,怎样的生活态度,无论在何处不动摇己心,要忍让耐烦。 家庭:夫妇子女礼貌平等,爱护,感化,信顺,爱语,勤劳,和气于对方之友,关心生活。 社会,以行为感化,合理的经济生活(正命),不要斤斤计较,心胸开宽(无住生心)。 4、无得而修: 不着相的修行,看破,放下,自在。 经:以无所得,得无上菩提(怀让度马祖道一)。 总结:以上说明无得的空理,空非无。 六、学佛的目的。 成佛——净土——利生。 正因为一切事物是缘起是空的,所以才能建立一切因果罪福(如空手好捉物)。以有空义故,一切法得成,若无……如果业力不空,修行没有意义。《金刚经》:本堕地狱,因诵经被人轻贱,罪业即为消灭,即成无上道。无定性故,六道才会轮转。由心所造之业,由业而有六道四圣的不同(业有四期,现,次,后,不定)。因为迷惑而造业,因业而受报苦。业,无性,假使百千劫……打破改造苦轮,苦轮打破即转染成净,转识成智——净土成立。 1、净土的存在 如国家的强盛,弱贫之国之不信,因前辈的创立艰辛,后人来则易,办理手续完备即可。 如阿弥陀佛的净土,经五劫的思惟,长时的修习,愿力所成,去者具备三个条件——信愿行。 2、净土的好处 环境净化,生活净化,经济净化,人群净化(大菩萨),身心净化(无怪病,勾心斗角)。 3、为何修净土 黑暗需光明,苦难需要安慰,战争需要和平,动荡需要安顿,贫穷需要富足,短暂需要永恒,烦恼需要解脱,生死需要得救。 因为人生不圆满,世间之不好(正依)。五欲尘劳(刺激),人我纷争,重重灾难,身心无常。 4、净土种类 维摩诘——人间净地,心净土净,无量方便。 弥勒净土——快乐无也,日后可随其下化。 琉璃净土——东方。 华严净土——佛藏世界,修法界观。 弥陀净土——西方——(起源)。 净土的共同特点:和平,永恒不退,清净快乐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(说明:以上文字,根据界诠法师于福建佛学院任教期间的手稿录入整理,为初校稿,未经平兴寺常住同意切勿印刷成册,以免有错漏。录入:杨小清 初校:普门) 法师新浪微博:http://weibo.com/fotv 法师腾讯空间:http://2273236922.qzone.qq.com/ (责任编辑:清凉) |
- 上一篇:【老档案】《境界·知见·正命》
- 下一篇:【老档案】《议会集圣典》界诠法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