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灵的归宿
时间:2018-10-27 16:55 来源:平兴寺 作者:Administrator 点击:次
晨钟暮鼓,惊醒世间名利客。佛号经声,唤回苦海迷梦人。 二十八年前,我来到了这个充满喜怒哀乐的世界,幸福快乐的度过了我的孩提时代。九岁那年,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挫折。短短的七天时间,奶奶和爸爸相继离开了这个世界,离开了我,离开了这个家。我一下子变得懂事了,因为常常看到妈妈在半夜里背着我和妹妹偷偷地抹眼泪。这段时日颇感生活不易,生命脆弱。 奶奶和爸爸去世的一个多月后,便是新年了,家里少了两个人,那个年过得很不是滋味。 转眼间开学了,而我和妹妹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入学,原因很简单,没有学费。后来,我们兄妹俩还是坐在了教室里,学费是妈妈向别人借的。那时,我的小学生活才刚刚开始,学费几乎都是借来的。这样的状况维持不了多久,不堪重负的家庭再也承担不起两个人的学费,我们兄妹二人只能一人上学,而另一人必须辍学。后来妹妹就辍学了,留在家里帮妈妈干活。被迫做这样的选择是残酷而无奈的,为此,愧疚和悲伤时时涌上我的心头。 转眼间,我进入了初中,学校离家有十五里的山路,我没有别的交通工具,拥有的就只有两条腿。每个周末,独自一人走过大山的各个山头。没有生活费,就只能啃馒头,也就是说,我整个的初中生涯,就是靠背着馒头,从一个山头爬到另外一个山头完成的。那时,我渴望能过上城市的生活,渴望能摆脱大山穷苦落后的现状,过上正常平静的日子。 后来我上高中了,也离开了大山。这时经人介绍,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到了继父的家里。继父对我和妹妹很不错,这样生活又回归到了往日的平静。 高中期间,一次偶然的机缘,和几位同学一起走进一痤寺院。看到观世音菩萨圣像的那一刹那,无限纷繁复杂的感觉涌上心头。抬头仰望着菩萨慈悲的尊容,自在地坐于莲花宝座上,悲悯地看着世间的芸芸众生,当时就想,我若能如此,那该多么幸福啊!这是当时生起的真实想法。 从那时起,我就开始了解一些佛教的常识,也懂得了世事无常,人亦如此,生老病死,爱恨情仇,无一人能幸免。想想身边发生的、自己经历的诸事,莫不如是。 大学的生活相对平稳些,自己有了生活的能力,也可以满足一些自己的喜好。进入大学不久,我找到学校附近的一所寺院——哈尔滨极乐寺。第一次上晚课,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师父们云集大雄宝殿,维那师起腔《阿弥陀经》,悠扬的梵音震憾着我的灵魂,极乐世界无尽的依正庄严顿时浮现于眼前。从那以后,出家人祥和洒脱的神韵深深烙在了我的脑海中,当时想:我要是能出家,能像师父们那样诵经拜佛,该是多么的快乐与幸福啊! 晚课结束后,我找到一位师父并告诉他:“我想要出家。”师父就问:“想好了吗?父母怎么办?你能放下吗?”是啊,父母不易,父母怎么办?我出家了谁来管他们?我一直问自己。在没有想清楚之前,我不会、也不可能出家。就这样,我又回到了学校。 再后来很顺利的毕业了,父母自然很高兴,我也算学业有成,进入到一家国企单位工作。然而我出家的想法一直未断,父母的问题也一直萦绕在脑海里着。就这样,我矛盾地过着每一天,直到突然有一天,在网上看到虚云老和尚的传记,又看了电视剧《百年虚云》,我出家的想法一下子变得无比强烈而坚定,孝养父母的问题瞬间也有了初步解决方案。我决定努力工作,将工作所得收入全部留给父母养老。妹妹已成家并有了孩子,父母可以帮助妹妹带孩子,而妹妹也能常常照顾到父母的生活和情绪,这样一来,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了。于是,我拼命地工作了四年,解决了父母今后的生活问题。 一颗漂泊的心,童年的不幸、亲人的痛失,深感生命短暂且无常;一颗果敢的心,那个忍受贫穷与饥饿的求学少年,奋力前行,用双脚丈量着土地的同时,也在体验着生命的顽强与奇迹。一颗透彻的心,成年后的工作生涯,虽努力拼搏却早已看清世人的利欲熏心、不择手段、不顾一切……人生实苦,我看淡看清人生实质的同时,也仍然相信,人生还当有梦。 寻寻觅觅,寻寻觅觅,我已虚度了二十八载春秋。世事无常,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八?虽父母不舍,但我出家之志坚如磐石。安顿好家里的一切,经西安卧龙寺僧值妙智法师和终南山净居寺胜海法师的介绍,我来到平兴寺求学,忏悔业障,了脱生死。一颗漂泊二十八年的心,终于找到了一个归宿,不再流浪。 晨钟暮鼓袅袅,意在催己悔过。佛号经声朗朗,分明盼我回归。 (责任编辑:pxsqlyy) |